陕西省燃气发展综述(2013年)
基本情况:
陕西省共11市2区(新增计划单列市韩城市、西咸新区、杨凌示范区),82个县(市),2013年底,11市2区,82个县(市)实现天然气通气点火。其中:37个县(市)为CNG供气,其余均为天然气长输管线供气,全省天然气居民用户340万户;餐饮业18000户;采暖燃气锅炉12389台;工业用户420户;CNG加气站224座,加气能力398Nm3/日; LNG加气站67座,加气能力154 Nm3/日;已 建成城镇天然气输配管网11000余公里,2013年全省城镇天然气消费35.6亿m³,天然气城镇气化率64%。(韩城市、彬县为煤层气)
陕西省现有液化石油气贮灌站210座,,除了3个县没有液化石油气贮灌站,其余分布各市、县,完全满足城乡居民需求。
1、陕西省资源状况:
陕西省天然气资源丰富,目前陕西天然气主要由陕北气田供给。韩城煤田,彬长煤田均有丰富的煤层气,两煤田开发利用煤层气,已向外供气,约40万Nm3/日。
陕西共有四家炼油厂,分别为榆林、黄陵、永平炼油厂和长庆咸阳助剂厂,四家炼油厂所产液化石油气完全满足陕西城镇燃气需求。
陕西现已没有人工煤气,页岩气尚在前期调研。
2、管网布局
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陕北至西安3条供气管网,以及泾(阳)~渭(南)、咸(阳)~宝(鸡)、宝(鸡)~汉(中)、汉(中)~安(康)、西(安)~商(洛)、关中环线以及中石油建设的韩城~西安(煤层气)等输气管网,总长约为2970km。
3、液化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:
陕西液化天然气厂均建在陕西北部、气田附近。2013年底已建成投产的有:(见表)
天然气液化厂一览表
序号 | 名称 | 规模万Nm³/d | 地点 | 投产时间 | 备注 |
1 | 靖边县西蓝天然气液化有限责任公司LNG工厂 | 50 | 靖边县张家畔镇 | 2011.06 |
|
2 | 陕西众源绿能定边县天然气存储调峰液化项目一期 | 100 | 定边县盐场堡镇 | 2011.12 |
|
3 | 陕西金源集团公司 | 100 | 子洲县 | 2012.12 |
|
4 | 安塞华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| 200 | 安塞华子坪 | 2012 |
|
5 | 延长油田南泥湾LNG厂 | 50 | 延安南泥湾 | 2012 |
|
6 | 延长油田甘谷驿LNG厂 | 100 | 延安甘谷驿 | 2012 |
|
7 | 榆林圆恒能源有限公司LNG厂 | 100 | 榆林麻黄梁 | 2013 |
|
8 | 韩城市龙门焦化公司LMG厂 | 25 | 韩城龙门工业园 | 2013 |
|
9 | 陕西金源集团公司LNG厂 | 100 | 米脂县 | 2013 |
|
10 | 澄城鸿程新能源有限公司LNG厂 | 10 | 澄城县韦庄 | 2013 | 正在调试 |
4、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天然气储备情况(见表)
陕西、西安、延安、铜川、咸阳、宝鸡、渭南等市建有天然气球罐储气站,储备调峰。
城市 | 西安 | 咸阳 | 延安 | 渭南 | 铜川 | 宝鸡 |
单台球罐容积 (万/Nm³) | 1 | 0.5 | 0.1 | 0.2 | 0.1 | 0.4 |
台数 | 4 | 3 | 2 | 2 | 4 | 4 |
合计 | 4 | 1.5 | 0.2 | 0.4 | 0.4 | 1.6 |
西安、安康、汉中分别建设了LNG储罐,储量分别为:西安:3500
m³、安康100 m³、汉中100 m³。
2013年陕西省新增天然气民用户32万户,城镇燃气新增天然气销售量4..8亿m³,新增CNG加气站38座。比2012年分别增长10.4%;15.6%;22.4%。新增LNG加气站67座。
陕西城镇燃气快速发展同时,安全用气形势严峻。2013年陕西省燃气行业共发生了2起恶性事故。2013年11月25日西安市凤城五路中登大厦发生室内燃气爆炸事故,造成1死7伤,西安市安监局牵头进行事故调查,认为燃气设施、安全管理不存在问题,是用户私拆燃气自闭阀造成燃气泄漏酿成事故。2013年12月7日榆林市榆阳区知全新能源公司上盐湾LNG加气站,预冷置换中,操作不当,发生液氮泄漏,造成4人窒息死亡的恶性事故。
陕西省委、省政府非常重视燃气安全,2013年11月24日青岛爆燃事故发生后,省委、省政府立即安排了陕西省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工作,要求各级管理部门、燃气企业全体动员排查安全隐患,重点是排查油气管道、以及宾馆、饭店、机关、学校餐厅、燃气锅炉房等公共场所安全用气。通过排查提高认识,清除隐患,使陕西安全用气状况得到好转。
城镇燃气行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:
1、陕西冬夏季供气峰谷差十分突出,调峰设备、技术完全能满足城镇调峰需求,但是,根据不同调峰措施,政府应尽快落实调峰气价格政策,保护燃气经营企业合理利润,促进燃气经营企业提高解决调峰能力。
2、国家应尽快出台城镇燃气调价联动政策,上游燃气价格调整,下游依据政策迅速进行调整。目前,上游调价后城镇燃气迟迟得不到调整,严重损害了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得的利益,挫伤了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的积极性,不利于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健康发展。
3、城镇燃气快速发展,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日益突出。国家应建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、考核、鉴定、晋级体系,以激励行业职工队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、技能,立足本职工作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和相应的回报。
陕西省燃气热力协会
2014年7月30日
|